起源
“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皇为上,帝为下”。古人所说的“皇帝”,意指天地,而“皇帝”一词则是告诉人们,天地是万物之主。
中国最早所谓的“皇帝”,是对“三皇五帝”的统称。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是传说中的三个古代帝王;“帝”原指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即天帝,后来许多国家混战,各自称帝,出现西帝、东帝、中帝、北帝等,使天上的“帝”来到人间,成为超越“王”的人间尊号(也有说是部落时期的黄帝、炎帝、蚩尤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将“皇”“帝”这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作为自己的称号,从此天子称为皇帝。先秦时期,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称“王”、“后”或单称“皇”、“帝”,如:帝尧、帝舜、夏后禹、商汤王、周文王、周武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嬴政自认为这是亘古未有的功业,甚至连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变“王”的称号,就“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让李斯等人研究一下怎么才能改变自己的称号,以显示自己的“丰功伟绩”。李斯等人商议后报告秦王说,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可改“王”为“泰皇”。嬴政反复考虑,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决定兼采“皇”、“帝”之号,将这两个称呼结合起来称为“皇帝”,成为帝制时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嬴政自称“始皇帝”,后世俗称“秦始皇” ,从此天子称为皇帝。至中国明代,行文中“皇帝”一语已经很常见,如明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皇帝曰:‘巡抚佥都御史可立厥治行劳哉,赐汝朱提文蟒。汝(袁可立)嘉而毛帅骄愎不协,蛊于兵,满蒲昌城袭报用敢献功。”
皇
自公元前3000年至前21世纪,是中国文明初起的时代,三皇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伏羲、女娲、神农。还有一说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传说伏羲氏(又称羲皇),以通神明之德创八卦,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致嫁娶,以丽皮为礼,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又创造了五弦琴,即后来的七弦琴。而已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文字,就约在五千年前,因此,伏羲氏确实应该是中华文化最早的代表。女娲是在伏羲氏以后为天下共主,他作笙簧,是音乐的开始,传说她练石以补天,聚芦灰以止滔水。神农氏继女娲后为天下共主,传说他是农耕和医药的发明者,开始蜡祭和市场。看来,至他开始,中华民族开始进入农耕社会。
帝
根据《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五帝”乃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黄帝,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原居于西北,建都有熊(今河南新郑)。炎帝,姜姓,号烈山氏或厉山氏。时南方强悍的九黎族,在其首领蚩尤率领之下,和炎帝争夺黄河下游地区,炎帝失败,向黄帝求救,并结为联盟。炎、黄二部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下,大败蚩尤,结果蚩尤被杀。涿鹿之战后,炎黄两部落发生战争,黄帝击败了炎帝。从此,中原各部落咸尊黄帝为共主,炎、黄等部落融合成华夏民族。故中华民族素自承为“黄帝后裔”,又因炎、黄两部落融合成华夏民族,故也称为“炎黄子孙”。
陛下
“陛下”是封建时代臣民对皇帝的称谓。“陛下”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以示皇权的崇高。“陛下”这一称呼《韩非子》已有之。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后来,就用“陛下”作为对皇帝的直接称呼,表示虽然是在对皇帝说话,但礼仪上不能有失尊卑。
上皇
上皇,是太上皇帝(太上皇)的简称。秦朝末年,楚汉争霸,汉高祖刘邦最终取得了胜利。汉王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项羽被刘邦十面埋伏,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县东南)。项羽突围不成,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汉高祖刘邦当上皇帝后,每天都去参拜自己的老父亲。谁知有一天当他又去参拜父亲刘太公(刘煓)时,却见父亲穿着一件旧袄,手拿扫帚,毕恭毕敬地迎接他。刘邦大吃一惊,急忙上前搀扶父亲,而刘太公却连连后退。刘太公说:“您贵为天子,谁敢不敬?我虽然是您的父亲,也只是一个平头百姓,平头百姓不敬皇帝,是要被杀头的。我也不想为这事坏了天下的法纪。”汉高祖犯了愁,对于怎样才能不失礼度地对待自己的父亲,他一直想不出个好办法。后来,有个大臣说秦始皇曾尊去世的父亲为太上皇帝,建议刘邦封刘太公为“太上皇帝”。刘邦听了这话大喜过望,马上举行大典,将刘太公扶上太上皇帝之位。皇帝的父亲从此就被称为“太上皇帝”,这一叫法历代沿袭下来。皇帝是君主专制政治体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中文“皇帝”一词为秦始皇所创,取“三皇”及“五帝”合一而成。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皇帝”是帝国的领袖,近代以来汉语中对于中国以外的帝国元首虽然也有称“皇帝”,但很多常使用音译(如奥古斯都、哈里发、苏丹、沙皇等)。 对应的英文单词是Emperor,作为与King(国王)的区分。
称谓
中国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尊”等。秦朝时,秦始皇试图将国家的全部权力都集中在自己(即皇帝)手中,即“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但由于统治国家的事务繁多,这种制度实际上是不成熟的。在秦朝之后,皇帝的权力和职能逐渐由一个中央政府辅助完成,汉朝时这种中央政府的形式是三公九卿,隋朝开始三省六部制。因此即使皇帝年幼中央政府也可以照常运作,但同时由于中央政府长官(如宰相、丞相等)的权力可能过重,有可能威胁皇帝的权力,甚至通过政变自己当皇帝,比如王莽摄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中国,皇帝的逝世叫驾崩。
朝鲜
朝鲜曾经是中国明清两朝的藩属国,其君主只能称国王(谥号大王),级别低于中国的皇帝。1897年李氏朝鲜宣布脱离清朝独立,由王国改为帝国(大韩帝国),其国王李熙(朝鲜高宗)也正式称帝,传子纯宗皇帝(朝鲜纯宗)。至1910年日韩并合后取消帝号。
越南
越南在历史上长期是中国的藩属国,在丁朝、前黎朝、李朝、陈朝、后黎朝、莫朝和阮朝,其君主对内和对其他东南亚国家时自称“大越皇帝”,对中国则称“安南国王”。
日本
日本于公元7世纪中叶开始以天皇称呼最高君主。之前日本统治者的称号都是治天下大王,第一位用天皇称号的是天武天皇。在古代日本,实际掌握政权的治天君、关白、将军为了不影响本国皇族的情绪,而通常使用国王和大君作为与中国和朝鲜进行外交时的自称,以表示没有对天皇形成僭越。19世纪中叶,天皇成功从武士手中收回权利,因而与外国进行建交时,以天皇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古罗马
汉字中对西方“皇帝”一词的翻译来自拉丁语的Imperator或Caesar,意思为罗马军队的最高统治者、元首、皇帝。古代欧洲国家君主通常称为国王,只有东罗马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因为自称是罗马帝国的继承人和延续,所以其君主称为皇帝。
法兰西
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恢复君主制,因为国王(Roi)这个头衔在大革命后的法国已经极不得人心,象征腐朽、专制、蛮横,所以拿破仑不称国王而称“法国人的皇帝”(Empereur des franç;Ais)。从这个时候起,“皇帝”这个称号有一种冠冕堂皇的、比国王高一级的味道在里头。
奥地利
1804年,奥地利大公兼匈牙利和波希米亚王国国王弗朗茨二世宣布采用“奥地利皇帝”的称号,并于1806年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1867年,奥地利帝国实行二元君主制,改为奥匈帝国,奥地利皇帝兼任匈牙利国王(而非匈牙利皇帝,匈牙利王国有自己的议会和政府)。
俄罗斯
1721年,俄罗斯帝国元老院授予沙皇彼得一世以皇帝(Imperator)的头衔,以与其更加强大的君权和更加庞大的国家相对称。俄国元老院直接把古罗马帝国皇帝的拉丁文头衔拿来献给彼得。这也是彼得大帝吸收西方文化的成就之一。在此之前俄国最高统治者称“沙皇”(Tsar),也就是“恺撒”的意思,不过在汉语中却习惯将后来的俄罗斯皇帝都称为沙皇。
德意志
德文“皇帝”是Kaiser,凯撒的意思,而不是Imperator。“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个头衔,德文写成Römischer Kaiser,拉丁文写成Romanorum Imperator。意思都是“罗马人的皇帝”。 到了18世纪以后,欧洲许多国家变为君主专制国,皇帝这个头衔大多作为专制君主的头衔使用。当时欧洲的皇帝只有法国(拿破仑)、奥地利和俄罗斯三个。1850年,德意志邦联议会曾经给普鲁士国王加皇帝的尊号,但是被拒绝。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德意志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普鲁士国王才接受“德意志皇帝”这个头衔。
大不列颠
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为印度女皇,继承莫卧儿王朝皇帝的王位。她的头衔是“天佑大不列颠、爱尔兰及海外领地女王,国教保卫者,印度女皇”。这是所谓“大英帝国”的来源。不过确切地说,应该说是有一个共同君主的两个国家,大不列颠王国(及其海外领地)和印度帝国。英国在印度的直接统治者为Viceroy,直译为“副王”,意译为“总督”。而在英语,皇帝称Emperor,女皇称Empress。在维多利亚女王之后,男性的英国君主头衔是“印度皇帝”。只有爱德华七世、乔治五世和乔治六世三个国王用了这个头衔。爱德华八世未加冕即逊位,乔治六世时期印度独立,印度皇帝的头衔被取消。
其他信息
自从彼得一世和拿破仑使用“皇帝”的尊号成为伟大帝王的头衔和象征之后,一些小国的君主也称自己为皇帝,比如葡萄牙王储出身的巴西皇帝,自称墨西哥皇帝的奥地利马克西米连大公等等。海地独立之后,还曾经有一个奴隶出身的黑人皇帝——亨利一世。埃塞俄比亚也有皇帝,不过更确切的翻译是“万王之王(国王们的国王),犹太人的雄狮”。因为在埃塞俄比亚,国王也是一种和公爵伯爵一样的贵族头衔。中非共和国总统博卡萨也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加冕为皇帝。
匈奴采用单于,突厥和蒙古采用可汗。越南的后黎朝和阮朝君主对内自称皇帝,对中国则称国王。朝鲜在1896年后改为帝国,其国王李熙也改称皇帝。
年龄
中国皇帝年龄列表(秦始皇以前的不算在内。其余约卅位生卒年份不可考)。
超过80岁的皇帝有五位:最长寿的是乾隆帝(89岁)、梁武帝萧衍(86岁)、女帝武瞾(82岁)、宋高宗(81岁)和元世祖(80岁)。需要指出的是,南越王赵佗活了大约103岁,很多人将他列为最长寿的皇帝。其实这并不正确,南越国只是汉朝的藩属国,对汉朝中央绝对服从。赵佗只是南越王,不是皇帝。
70岁到79岁的皇帝有12位:十国楚武穆王马殷(79岁),唐玄宗(78岁),十国前蜀高祖王建(72岁),明太祖(71岁),三国吴大帝(71岁),五代南平高季兴(71岁),十六国后燕高祖慕容垂(71岁),汉武帝(70岁),唐高祖(70岁),辽道宗(70岁),西夏仁宗李仁孝(70岁),十六国南燕高祖慕容德(70岁)。
60岁到69岁的皇帝有38位:新朝建兴帝王莽(69岁),清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69岁),清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69岁),十六国西凉武昭王李暠(68岁),宋孝宗赵昚(68岁),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68岁),周帝吴三桂(67岁),十六国北凉高祖沮渠蒙逊(67岁),后唐明宗李嗣源(67岁),金世宗完颜雍(67岁),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66岁),蜀汉后主刘禅(65岁),明成祖朱棣(65岁),隋文帝杨坚(64岁),蜀汉昭烈帝刘备(63岁),唐德宗李适(64岁),西夏神宗李遵顼(64岁),汉光武帝刘秀(63岁),十六国后凉高祖吕光(63岁),汉高祖刘邦(62岁),宋武帝刘裕(62岁),清废帝溥仪(62岁),金太宗完颜晟(61岁),后蜀高祖孟知祥(61岁),辽圣宗耶律隆绪(61岁),十六国后秦高祖姚兴(61岁),清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61岁),后梁太祖朱温(61岁),明世宗朱厚熜(60岁),宋理宗赵昀(60岁)等。
50岁到59岁的皇帝有60位:宋太宗赵光义(59岁),明神宗朱翊钧(58岁),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58岁),宋宁宗赵扩(58岁),陈高祖陈霸先(57岁),宋钦宗赵桓(57岁),唐高宗李治(56岁),齐高帝萧道成(56),金太祖完颜旻(56岁),晋武帝司马炎(55岁),唐中宗李显(55岁),唐睿宗李旦(55岁),汉献帝刘协(54岁),齐武帝萧赜(54岁),陈宣帝陈顼(54岁),唐代宗李豫(54岁),宋仁宗赵祯(54岁),宋徽宗赵佶(54岁),晋简文帝司马昱(53岁),陈后主陈叔宝(52岁),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52岁),唐太宗李世民(52岁),后周太祖郭威(51岁),秦始皇嬴政(50岁),宋太祖赵匡胤(50岁),隋炀帝杨广(50岁)等。
40岁到49岁的有55位:梁简文帝萧纲(49岁),汉景帝刘启(48岁),明仁宗朱高炽(48岁),梁元帝萧绎(47岁),汉文帝刘恒(47岁),南唐后主李煜(42岁),明宪宗朱见深(41岁)等。
30岁到39岁的有63位:魏文帝曹丕(39),后周世宗柴荣(39),宋神宗赵顼(39),明光宗朱常洛(39),明宣宗朱瞻基(38),清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38),明孝宗朱佑樘(36岁),魏明帝曹睿(36岁),明英宗朱祁镇(36),明穆宗朱载垕(36岁),宋度宗赵禥(35岁),明思宗朱由检(35岁),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31岁),明代宗朱祁钰(30岁),明武宗朱厚照(30岁)等。
20岁到29岁的有50位:秦二世胡亥(24岁),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24岁),明熹宗朱由校(23岁)等。
10岁到19岁的有28位:五代汉隐帝刘承佑(19岁),五代周恭帝柴宗训(19岁),清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19岁),晋穆帝司马聃(18岁),唐敬宗李湛(17岁),唐哀帝李柷(17岁),汉废帝刘辨(16岁),宋废帝刘子业(16岁),宋顺帝刘准(12岁)等。
而十岁以下的娃娃皇帝有七位:九岁的宇文阐,八岁的汉质帝刘缵,六岁的元宁宗,三岁的北魏幼主元钊,两岁的汉冲帝刘炳,不满周岁就死去的汉殇帝刘隆,还有中国第一位女皇帝元姑娘也不满周岁。
这些未成年就夭折的小皇帝,不可能有所作为。然而,有些皇帝才几岁就登上皇位,一坐就是几十年,而且影响相当深远。
在位
在位时间最长的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61年。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60年,禅位之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仍大权独揽,实际统治中国63年零4个月,统治时间最长。
西夏崇宗李乾顺53年。
在位超过40年的有9位:辽圣宗(49年)、明神宗(48年)、梁武帝(47年)、辽道宗(46年)、明世宗(45年)、唐玄宗(44年)、宋仁宗(42年)、宋理宗(40年)和蜀汉后主(41年)。
在位超过30年的有19位:秦始皇(37年)、元顺帝(38年)、宋高宗(36年)、唐高宗(34年)、元世祖(34年)、光绪帝(34年)、汉光武帝(33年)、汉献帝(31年)、十国吴越王钱弘俶(31年)、明太祖(31年)、冉魏武王冉闵(3年)、十六国成汉太宗(30年)、道光帝(30年)、刘宋文帝(30年)等。
在位超过20年的有31位:北魏太武帝(29年),前秦苻坚(28岁),金世宗(28年),宋孝宗(27年)、唐德宗(26年),汉成帝(25年),晋武帝(25年),宋真宗(25年),宋徽宗(25年),隋文帝(24年),汉文帝(23年),北魏道武帝(23年),唐太宗(23年),明宪宗(23年),明英宗(22年),明成祖(22年),宋太宗(21年)、元太祖(22年)等。
在位10至20年的有105位:辽太宗(20年),明孝宗(18年)汉景帝(18年),[清]顺治帝(18年),[明]崇祯帝(17年),宋太祖赵匡胤(16年)、新朝建兴帝王莽(16年)、明武宗(16年)武则天(15年)、隋炀帝(14年)、[清]同治帝(14年)、南唐后主(14年)、[清]雍正帝(13年)、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13年)、[清]咸丰帝(11年)、宋度宗(10年)等。
在位不满十年的皇帝超过240位,其中五年以下的约两百位,在位九年有6位, 包括元仁宗;八年有9位,包括刘宋明帝、唐高祖、唐睿宗、金太祖、元宪宗、明景泰帝等。七年有15位,包括明景帝、汉惠帝、晋怀帝、陈文帝、陈后主、后唐明宗、宋光宗、明熹宗。六年有18位, 包括汉哀帝、魏文帝、后晋高祖、明穆宗、曹魏高贵乡公、吴帝孙亮、吴景帝孙休、晋废帝、北魏献文帝、唐中宗、唐肃宗、唐武宗。五年有18位, 包括晋元帝、后梁太祖、后周世宗。三年有29位, 包括五代后唐庄宗、末代皇帝溥仪、五代后周太祖。两年有39位,包括宋钦宗2年有41位。不满一年有41位,在位最短的皇帝是金末帝完颜承麟,从登基到驾崩仅有半天时间。很多皇帝登基时还在吃奶,下面是这些皇帝登上皇位时的年龄统计。
五代十国的楚武穆王马殷,76岁才登基,堪称大器晚成。 武则天67岁才登基;吴三桂67岁自封周帝;三国刘备61岁才登基;汉高祖刘邦55岁称帝;袁世凯58岁自封为中华帝国皇帝。
从统计数字看,51岁到60岁称帝者有25位;41岁到50岁称帝者有45位;31岁到40岁称帝者有63位;21岁到30岁称帝者有73位;11岁到20岁称帝者有93位;5岁到10岁称帝者有33位,五岁以下称帝者有11位。30岁以下登基的皇帝共计210位。
康熙八岁登基,做了61年皇帝,69岁驾崩。
宋仁宗十三岁登基,做了41年皇帝,54岁驾崩。
明神宗十岁登基,做了48年皇帝,58岁驾崩。
秦始皇13岁继承秦王位,39岁统一中国称帝,在皇帝位12年,50岁驾崩。
汉武帝16岁登基,做了54年皇帝,70岁驾崩。
趣闻
亲耕
历史记载,每年的春耕季节,在一良辰吉日,皇帝要亲自耕田,以此重农劝稼,祈盼丰年。《宛署杂记》中,详细叙述了大明王朝的皇帝“圣驾躬耕籍田于地坛”的盛况。当时的顺天府管辖下的宛平、大兴两县要提前一个月筹备这项国之大典,先寻找数十名德高望重的老年农民,进行礼仪培训。与此同时要准备耕牛及相关的农具,再选派200余人,搭建一座1000多平方米的耕棚,“籍田”的土要用箩精心筛过以后,覆盖上沃土。到了正式庆典的那一天,教坊司的“优人”装扮成风、雷、雨、土地诸位神仙,儿童扮成农夫农妇,欢快地唱起庆祝天下太平的颂歌,民众手执农具排列两侧,等候圣驾光临。皇帝耕田时,左手执黄龙绒鞭,右手执金龙犁,前面有两名“导驾官”牵牛,两个老农协助扶犁,护驾左右的老农,名曰“帮耜臣”,就这样走三个来回,圣驾躬耕就算完事大吉了。然后,皇帝登上“望耕台”落座后,观看大臣们耕作,最后由顺天府官员播撒种子,老农随后牵牛覆土,一年一度的圣驾躬耕就全部完成了。扮成农夫农妇的小孩子们奉上稻、麦、豆等,祈盼皇恩普照,五谷丰登。此时皇帝还要接受群臣贺拜,并设宴款待三品以上的随从官员,赏赐在场的民众每人两个馒头和二斤肉。皇帝起驾回宫,众人拿着农具簇拥其后,走到午门为止,最后还要奖赏老年农民每人两匹布,其他人等是一匹布。至此,春耕庆典全部结束。用当代的话来说,皇帝作秀,让京城老百姓买单。一年之计在于春,“真龙天子”尝试耕作,毕竟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好事。
宣谕
宣谕,是古代颁布皇帝的诏令以示天下。早在明代,朝廷上下为了彰显对农业活动的重视,一年当中除腊月和正月外,每个月的第一天上午,顺天府尹,也就是京都的行政长官“请旨传宣谕一道”,率领辖属的宛平、大兴两县知县走出皇宫,来到承天门(天安门)金水桥前,向召集在此等候的两县代表人士“面谕”,告诫四海九州须勤务农时,精心耕作为要。这应该是皇帝每月颁发的兴农文件。农业劳作,老百姓自然清楚该怎样调度,而这年复一年,月月如此乏味的文告,既不能给民众带来实惠,又不具有约束力,还要兴师动众,以谢皇恩,这项活动反而成了老百姓的精神负担,难怪有的人称病缺席,有的人甚至“雇市井无赖充之,以应命”,这类人等站在承天门前聆听宣谕,真是莫大的讽刺。此情此景,皇宫中的帝王是不会知道的。《宛署杂记》作者沈榜在万历年间曾任过三年宛平县知县,他对此很无奈地写道,皇帝“深知稼穑艰难”,“每月必宣谕京兆”以达天下,还谆谆告诫百姓“民生在勤,勤之不匮”,此等生存大事却不被老百姓所理解,进而感叹到“谕之不从,民之愚也”。当时黎民百姓真心所想的是什么,已无从考查,普通人家生活的如何,书中没有正面的表述。但是,顺天府辖区内的人文地理、经济状况以及皇亲贵族的各类庆典、祭祀活动的消费,都有详细的记载。现举例说明,万历十二年宛平县的农民耕地有2935顷90亩,8年后减少为2865顷54亩,这70顷36亩农田是被皇室成员开辟坟场占用了。还有,当时宛平县境内有皇亲国戚的大小坟场多达141处,每年祭坟的供品及相关费用,需用白银985两,按规定“两县行银办”,也就是说,这要让两县的老百姓承担。以当时的物价,一两白银可买143斤白面,这么多的银两,完全可以够400人一年的口粮。这组数字和百姓“奈之何畏于宣谕”,发生在历史的同一时期,二者之间不一定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尊称
帝王的称谓,皇帝、谥号、庙号、年号之外,还有一些别称。
- 皇祖:皇帝的祖先。明朝规定,朝廷祭告宗庙,高祖以上概称皇祖。
- 皇辟:皇帝的别称。《隋书·王劭传》:“皇辟出者,皇,大也;辟,君也。大君出,盖谓至尊受命出为天子也。”
- 主:古代对国君的称呼。《商君书·君臣》:“故国治而地广,兵强而主尊。”
- 主上:臣下对国君的称呼。《资治通鉴》卷二一四,李林甫曰:“此主上家事,何必问外人。”
- 主公:臣下对君主的称呼。《三国志·蜀志·法正传》:“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
- 主君:国君的别称。《墨子·贵义》:“且主君亦尝闻汤之说乎?”
- 君:君主、天子。《尚书·大禹谟》:“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 君王:对帝王的称呼。《国语·吴语》:“今君王不察,盛怒属兵,将残伐越国。”
- 君人:指皇帝。《商君书·慎法》:“君人者不察也,非侵于诸侯,必劫于百姓。”
- 人主:人民的主宰,指君主。《商君书·慎法》:“人主莫能世治其民,世无不乱之国。”
- 先帝:当朝皇帝已死的父亲。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先君:古代皇帝称其先代君王的称呼。《诗经·邺风·燕燕》:“先君之恩,以勖寡人。”
- 先后:先世皇帝的称呼。《汉书·韦贤传》:“我既此登,望我旧阶,先后兹度,涟涟孔怀。”颜师古注:“先后,即先君也。”
- 先正:先代君长,已故的皇帝。《礼记·缁衣》引逸诗云:“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郑玄注:“先正,先君长也。”
- 先皇:前代皇帝的称呼。[唐]杜甫《忆昔》诗之一:“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
- 先主:对开国君主的称呼。《三国志》有《先主传》。
- 先公:对天子、诸侯祖先的尊称。《国语·鲁语上》:“诸侯祀先王先公。”韦昭注:“先公,先君也。”
- 先圣王:古代的贤明君主。《吕氏春秋·论人》:“此先圣王之所以知人也。”
- 大家:宫中近臣或后妃对皇帝的一种称呼。《新唐书·李辅国传》:“代宗立,辅国等以定策功,愈跋扈,至谓帝曰:‘大家第坐宫中,外事听老奴处决。”
- 大王:对国王的尊称。《旧唐书·玄宗纪上》:或曰“先启大王。”
- 大君:古时天子的别称。[宋]范仲淹《六官赋》:“伊六官之设也,所以经纶庶政,辅弼大君。’
- 大皇:对皇帝的尊称。《昭明文选·晋·陆机·辨亡论》:“大皇既没,幼主莅朝。”
- 大庭:传说上古帝王的名称。《庄子·胠箧》:“昔者容成氏、大庭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
- 大行、大行皇帝:对初死皇帝的讳称。《后汉书·安帝纪》:“大行皇帝,不永天年。”
- 圣、圣主、圣明主、圣上、圣君、圣明、明哲:都是对皇帝的尊称。班固《东都赋》:“于是圣上赌万方之欢娱,又沐浴于膏泽。”
- 上:在上者,有时特指君主、皇帝。《礼记·王制》:“尊君亲上,然后兴学。”
- 今上:对当时皇帝的称呼。有时也称当今。《史记·太史公自序》:“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内修法度,封禅。改正朔,易服色。作《今上本纪》第十二。”
- 上皇:上古的皇帝。郑玄《诗谱序》:“诗之兴也,谅不于上皇之世。”
- 足下:战国前后,臣下对君主的敬称词。相传起于春秋时晋文公怀念介之推。《战国策·燕一》:“足下以为足,则臣不事足下矣。”
- 万岁:古代臣民对王侯的祝贺之词,秦汉以后演变成皇帝的尊称。
- 陛下:秦以后专称皇帝为陛下。
- 孤、寡、孤寡、寡人、不彀:古代王侯的自称的谦词。《老子》:“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彀。”《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楚王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彀?’”
- 寡君:人臣对别国称自己国家君主的谦词。《左传》僖公四年:齐侯曰:“岂不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彀同好何如?”对曰:“君惠憿福于鄙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 国王:国王的称呼。亦是最高封爵。自汉至明一直沿用。
- 国主:国君、国王。《文选·李陵〈答苏武书〉》 :“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
- 帝、帝王:古代君王主的称号。如:三皇五帝。
- 素王:远古帝王的称呼。道家称有帝王之德而不必居帝王之位者为素王。儒家称孔子为素王。
- 世主:国君。
- 少主:年轻的皇帝。《大唐新语》卷十一:“高宗大渐,顾命裴炎辅少主。”
- 社稷主:国君的代称。《大唐新语》卷一:“宋璟昌言曰:‘太子有大功于天下,真社稷主,安敢妄有异议?’”
- 社君:对幼主的称呼。
- 元后:对天子或君主的称呼。后世又称帝王嫡妻为元后。
- 元首:君主。《谢门下侍郎表》:“臣避命弗获,居宠为忧,谨当承元首之明,竭股肱之力。”
- 元君:贤德的国君。《国语·晋语七》:“抑人之有元君,将禀命焉。”
- 嗣皇、嗣君、嗣圣:继位的皇子。《礼记·曲礼下》:“践阼,临祭祀,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皇某。”
- 驾、大驾、车驾、御驾、圣驾、尊驾:原为皇帝车乘的总称,后来常用为皇帝的代称。《旧唐书·宦官传》:“车驾频致播迁,朝廷渐加微弱,原其祸作,始自中人。”
- 万乘:皇上的代称。《孟子·梁惠王上》:“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有千乗之家。”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乗。故以万乘称天子。
- 乘舆:皇上的车舆,后亦代称皇上。《后汉书·耿弇传》:“乘舆且到,臣子当击牛醨酒,以待百官。”
- 皇舆:皇上的车舆,后亦代称皇上。屈原《离骚》:“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 真主:皇上别称,即所谓真命天子。《后汉书·王常传》:“常大悟曰:‘王莽篡弑,残虐天下,百姓思汉,故豪杰并起。今刘氏复兴,即真主也。’”
- 真人:皇上的别称。《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
- 天子:君主。《礼记·曲礼》:“君天下曰天子。”
- 天王:殷周时天子只称王。春秋以后,一些诸侯例如楚、吴等相继称王,于是尊称周王为天王。后来泛指封建帝王。杜甫《忆昔》诗:“犬戎直来坐御床,百官跣足随天王。”
- 天颜:皇帝的容颜,代称皇上。
- 天囚:对皇上的蔑称。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夫戴此失地之天囚,以为汉族之元首,是何异取罪人于囹圄而奉之为大君也。”
- 所天:帝王的别称。旧时又代指父亲和丈夫。《后汉书.梁竦传》:“(窦)宪兄弟奸恶继伏辜诛,海内旷然,各获其宜。妾得苏息,拭目更视,乃敢昧死自陈所天。”
- 小童:周代帝王居丧时的自称。《左传》僖公九年:“凡在丧,王曰小童,公侯曰子。”
- 冲人:皇上年幼即位者自称的谦词。
- 某祖:有大功的皇帝,死后的庙号。如:太祖,高祖 ,世祖。
- 某宗:有德的皇帝,死后的庙号。如,太宗,高宗,世宗。
- 皇考:本为人名,后指当朝皇帝已死的父亲。
- 上位:特指君位,帝位。《管子·牧民》:“故刑罚繁而意不恐,则令不行矣;杀戮众而心不服,则上位危矣。”
- 太上:本指远古帝王时代。《礼记·曲礼》上:“太上贵德。”释文:“太上,谓三皇五帝之世。”后世尊称帝王为太上。
- 可汗:古代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三世纪时最先用于鲜卑族。
- 单于:两汉时匈奴称其君长为单于。郎主:辽、金时期对北方君主的称呼。
- 人牧:国君的别称。即治理人民的人。《孟子·梁惠王上》:“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 九重:原指宫禁,帝王之居处。《楚辞·九辩》:“君之门以九重。”后又代称天子。《旧唐书·宦官传》:“万机之与夺任情,九重之废立由己。”
- 朝廷:本来指皇帝接见臣下处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中央政府和皇帝的代称。
- 明上、明皇:对皇上的尊称。
- 后主:后嗣君主。有些末代帝王习惯上也称后主。如南朝陈后主、五代李后主。
- 县官:皇帝的代称。古时称王畿内都邑为县,所以又以县官为朝廷的代称。
- 官家:皇帝、朝廷的别称。胡三省:“西汉谓天子为县官,东汉谓天子为国家,故兼而称之。或曰: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故兼称之。”白居易《喜罢郡》诗:“自此光阴为己有,从前岁月属官家。”
- 至尊:皇帝的代称。贾谊《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
避讳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那时,人们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就有因犯讳而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避讳常见的方法是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别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这样一来,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不少把人名、地名或事物名称改头换面的奇怪现象。
比如,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正月”,这是因为古代的皇帝都要在一年的第一个月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并决定一年的政事。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一月出生,取名“政”(同“正”),所以秦朝把“正月”改称“端月”。
- 秦始皇的父亲名楚,于是把楚地改为“荆”。
- 吕后名雉,当时文书上凡遇雉字,均用“野鸡”二字代替。
- 汉文帝名恒,于是把恒娥改名“嫦娥”,把恒山改为“常山”。
- 汉武帝名彻,汉初有个知名辩士叫蒯彻,史书上就改称蒯彻为“蒯通”。
- 汉光武帝名秀,曾一度把秀才的名称改为“茂才”。
- 汉明帝名庄,当时竟把《庄子》一书改称为《严子》。
- 唐太宗名世民,就把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改为“户部”。
- 武则天自封武曌,为避名讳把“诏书”改为“制书”。
- 宋仁宗名祯,蒸包子蒸馒头的“蒸”字就得改为“炊”字。
- 更有甚者,宋高宗名构,为避“构”字而牵及够、媾、购、遘……避讳的字达五十多个。
皇帝之最
- 中国与世界历史上首位皇帝:秦始皇嬴政,于公元前221年自称皇帝,后世统治者都以皇帝为自称。
- 最长命的皇帝:清高宗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历
- 实际统治时间最长:清高宗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历,63年零4个月
- 最短命的皇帝:东汉殇帝刘隆,年仅一岁就夭折。
- 即位时年龄最小:东汉殇帝刘隆,出生才100天。
- 在位时间最长:清朝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跨61个年头。
- 在位时间最短:金末帝完颜承麟,即位仅仅半天就被杀死(还有一说只继位了一个时辰)。
- 嫔妃最多的皇帝:晋武帝司马炎,后宫佳丽达10000多人。
- 嫔妃最少的皇帝:明孝宗朱祐樘,只娶了张皇后一个,无其他妃嫔。
- 子女最多的皇帝:北宋徽宗赵佶,子三十二,女三十四。
- 最早做父亲的皇帝:清圣祖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13岁做父亲。
- 长相最俊美的皇帝:隋炀帝杨广,长相十足的美男子。
统计
数目
在中国,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的枪声中宣布退位止,经历了2132年。 在这期间:
封建王朝皇帝总数为494人。其中未在位、死后被追尊帝者73人。
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君主(单于、可汗、赞普)总数为251人。
历代农民起义建元、立国、称帝(王)者,约100人。
封建割据称帝者(如安禄山)。约有60人,还有一个“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
全表
中国皇帝包括正统朝代和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还有一些政变、夺权所建立的政权,再加上农民起义建立的政权,中国皇帝共有1000多位。
附:南越、东越、闽越、东瓯、匈奴、突厥、回纥(回鹘)、吐蕃、高昌、于阗、柔然、吐谷浑、渤海国(大震)、南诏(大蒙、大礼、大封民)、大长和、大天兴、大义宁、大理国(前理、后理)、大中、东夏(大真)(以上不包括十六国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其中云南列朝自世隆以下【南诏(大蒙、大礼、大封民)、大长和、大天兴、大义宁、大理国(前理、后理)、大中】和东夏(大真)的君主称皇帝;南越(吕后时)、于阗(五代时)的君主一度称皇帝;南越、东越、闽越、东瓯、高昌、于阗、吐谷浑、渤海国(大震)作为中原王朝的藩属国,君主称王;匈奴的君主称单于;回纥(回鹘)、柔然的君主称可汗;吐蕃的君主称赞普。
十六国时期:汉赵、后赵、成汉、前燕、后燕、南燕、前秦、后秦、胡夏9个政权称皇帝,后凉、北燕2个政权称天王,前凉、西秦、南凉、北凉、西凉5个半独立政权称王。
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前蜀(907年-925年,之前是唐朝的蜀王)、后蜀(934年-965年,之前是后唐的蜀王)、吴(927年-937年,902年-919年是唐朝的吴王,919年-927年称大吴国王)、南唐(937年-958年,之后是称国主)、闽(933年-945年,之前是后梁、后唐的闽王)、南汉(917年-971年,之前是后梁的南海王)、北汉的君主称皇帝,吴越、楚、南平3个半独立政权的君主称王。
说文曰:“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帝,谛也。王天下之号也。”皇帝之制,始于秦,始皇帝政制之,乃取三皇五帝之名。皇帝自称“朕”,其下皆称“陛下”。皇帝之言曰“谕”,皇帝之命曰“诏”。
列表
说明:以下凡加*号的,为追谥;凡带括号的,后废除。
秦朝
- 秦始皇帝嬴政
- 二世皇帝嬴胡亥
- 秦王嬴子婴
西汉
- 太祖/高皇帝(世称汉高祖)刘邦
- 孝惠皇帝刘盈
- 前少帝刘恭
- 后少帝刘弘
- 太宗/孝文皇帝刘恒
- 孝景皇帝刘启
- 世宗/孝武皇帝刘彻
- 孝昭皇帝刘弗陵
- 汉废帝/昌邑王刘贺
- 中宗/孝宣皇帝刘询
- (高宗)/孝元皇帝刘奭
- (统宗)/孝成皇帝刘骜
- 孝哀皇帝刘欣
- (元宗)/孝平皇帝刘衎
- 孺子婴刘婴(王莽摄政。刘婴未称帝,仅为傀儡皇太子)
新朝
- 新皇帝王莽
玄汉
- 更始帝刘玄
赤眉汉
- 建世帝刘盆子
赵汉
- 汉嗣帝王郎
成家
- 成家公孙述
东汉
- 世祖/光武皇帝刘秀
- 显宗/孝明皇帝刘庄
- 肃宗/孝章皇帝刘炟
- (穆宗)/孝和皇帝刘肇
- 孝殇皇帝刘隆
- (恭宗)/孝安皇帝刘祜
- 前少帝北乡侯刘懿
- (敬宗)/孝顺皇帝刘保
- 孝冲皇帝刘炳
- 孝质皇帝刘缵
- (威宗)/孝桓皇帝刘志
- 孝灵皇帝刘宏
- 后少帝/弘农怀王刘辩
- 孝献(孝愍)皇帝刘协
(注:和、安、顺、桓四帝之庙号,献帝时废)
三国魏
三国蜀
- 烈祖/昭烈皇帝/先主刘备
- 仁宗/孝怀皇帝/后主刘禅
(注:关于刘禅的庙号,至今存疑。)
三国吴
- *始祖武烈皇帝孙坚
- 太祖/大皇帝孙权
- 废皇帝/会稽王孙亮
- 太宗景皇帝孙休
- 末帝/乌程侯孙晧
西晋
东晋
- 中宗/元皇帝司马睿
- 肃宗/明皇帝司马绍
- 显宗/成皇帝司马衍
- 康皇帝司马岳
- 孝宗/穆皇帝司马聃
- 哀皇帝司马丕
- 废帝/海西公司马奕
- 太宗/简文皇帝司马昱
- 烈宗/孝武皇帝司马曜
- 安皇帝司马德宗
- 恭皇帝司马德文
前凉
- 恒王张重华
- 哀王张曜灵
- 威王张祚
- 冲王张玄靓
- 悼王张天锡
后凉
- 太祖/懿武帝吕光
- 隐王吕绍
- 灵帝吕纂
- 末主吕隆
南凉
- 烈祖/武王 秃发乌孤
- 康王 秃发利鹿孤
- 景王 秃发傉檀
西凉
- 太祖/武昭王李暠
北凉
- 文王段业
- 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逊
- 哀王沮渠牧犍
前赵
- 高祖/光文帝刘渊
- 废帝刘和
- 烈宗/昭武帝刘聪
- 隐帝刘璨
- 襄宗刘曜
后赵
- 高祖/明帝石勒
- 太祖/武帝石弘
- 正帝石虎
- 成帝石世
- 仁武帝石遵
- 兴武帝石鉴
- 末帝石袛
前秦
- 高祖景明帝苻健
- 越厉王苻生
- *世祖/宣昭帝苻坚
- 哀平帝苻丕
- 太宗/高帝苻登
- 越厉王苻生
后秦
- 太祖/武昭皇帝姚苌
- 高祖/文桓皇帝姚兴
- 末主姚泓
西秦
- 高祖/武元王乞伏乾归
- 太祖/文昭王乞伏炽磐
- 厉武王乞伏暮末
前燕
- 高祖/武宣帝慕容皝
- 烈祖/景昭帝慕容隽
- 隐宗/幽帝慕容暐
后燕
- 世祖/成武皇帝慕容垂
- 烈宗/惠愍皇帝慕容宝
- 开封公慕容详
- 赵王慕容麟
- 中宗/昭武皇帝慕容盛
- 高宗/昭文皇帝慕容熙
- 景宗/惠懿皇帝慕容云
南燕
- 世宗/献武帝慕容德
- 太祖/穆帝慕容纳
- 文帝慕容超
北燕
- 太祖/文成皇帝冯跋
- 昭成皇帝冯弘
成汉
- 太宗/武帝李雄
- 哀帝李班
- 幽公李期
- 昭文帝李寿
- 归义侯李势
南朝宋
南朝齐
- 太祖/高皇帝萧道成
- 世祖/武皇帝萧赜
- 前废帝/郁林王萧昭业
- 后废帝/海陵恭王萧昭文
- 高宗/明皇帝萧鸾
- 炀皇帝东昏侯萧宝卷
- 和皇帝萧宝融
南朝梁
南朝西梁
- 中宗宣皇帝萧詧
- 世宗孝明皇帝萧岿
- 惠宗孝靖皇帝萧琮
- 萧铣
南朝陈
- 高祖/武皇帝陈霸先
- 世祖/文皇帝陈蒨
- 废帝陈伯宗
- 高宗/孝宣皇帝陈顼
- 长城炀公/后主陈叔宝
北朝北魏
- 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珪
- 太宗/明元皇帝拓跋嗣
- 世祖/太武皇帝拓跋焘
- 南安隐王拓跋余
- 高宗/文成皇帝拓跋濬
- 显祖/献文皇帝拓跋弘
- 高祖/孝文皇帝元宏(原名拓跋宏)
- 世宗/宣武皇帝元恪
- 肃宗/孝明皇帝元诩
- 殇皇帝元姑娘(元诩之女)
- 幼主元钊
- 敬宗/孝庄皇帝元子攸
- 废帝/长广王元晔
- 烈宗/节闵皇帝元恭
- 安定王元朗
- 显宗/孝武皇帝/出皇帝元修
北朝东魏
- 孝静皇帝元善见
北朝西魏
- 文皇帝元宝炬
- 废帝元钦
- 恭皇帝元廓(拓跋廓)
北朝齐
- *高祖/神武皇帝高欢
- *世宗/文襄皇帝高澄
- 显祖/文宣皇帝高洋
- 废帝高殷
- 孝昭皇帝高演
- 世祖/武成皇帝高湛
- 后主高纬
- 安德王高延宗
- 幼主高恒
北朝周
- *太祖/文皇帝宇文泰
- 孝闵皇帝宇文觉
- 世宗/明皇帝宇文毓
- 高祖/武皇帝宇文邕
- 宣皇帝宇文赟
- 静皇帝宇文阐
隋朝
- 高祖/文皇帝杨坚
- 世祖/明皇帝/炀皇帝杨广
- 恭皇帝杨侑
- 皇泰帝杨侗
- 秦王杨浩
唐朝
- 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
-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
-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
- 则天顺圣皇后/则天大圣皇帝武曌/武则天(武周代唐)
- 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
- 殇皇帝李重茂
- 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
-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
-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李亨
-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李豫
-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李适
- 顺宗/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李诵
-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李纯
-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李恒
- 敬宗/睿武昭湣孝皇帝李湛
-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李昂
- 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李炎
- 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李忱
-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李漼
-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李儇
-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李晔
- 景宗/昭宣光烈孝皇帝/哀帝李柷
大齐
- 承天应运启圣睿文宣武皇帝黄巢
五代后梁
五代后唐
- *太祖 武皇帝李克用
- 庄宗 光圣神闵孝皇帝李存勖
- 明宗 圣德和武钦孝皇帝李亶(李嗣源)
- 闵皇帝李从厚
- 末帝李从珂(本名王从珂)
五代后晋
- 高祖 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石敬瑭
- 出皇帝/少帝石重贵
五代后汉
- 高祖 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刘暠(刘知远)
- 隐皇帝刘承佑
五代后周
- 太祖 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郭威
- 世宗 睿武孝文皇帝柴荣
- 恭皇帝柴宗训
辽朝
- 太祖 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耶律亿(耶律阿保机)
- 太宗 孝武惠文皇帝耶律德光
- 世宗 孝和庄宪皇帝耶律阮
- 穆宗 孝安敬正皇帝耶律璟
- 景宗 孝成康靖皇帝耶律贤
- 圣宗 文武大孝宣皇帝耶律隆绪
- 兴宗 神圣孝章皇帝耶律宗真
- 道宗 仁圣大孝文皇帝耶律洪基
- 恭宗 恭怀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
北辽
- 宣宗 孝康皇帝耶律淳
- 德妃(萧普贤女,为皇太后,称制;期间遥奉耶律定为帝)
- 神宗(梁王)耶律雅里
- 英宗耶律术烈
西辽
- 德宗耶律大石
- 感天皇后萧塔不烟
- 仁宗耶律夷列
- 承天皇帝耶律普速完
- 末帝耶律直鲁古
- 恭帝屈出律
北宋
- 太祖 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赵匡胤
- 太宗 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赵炅(赵匡义、赵光义)
- 真宗 赝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赵恒
- 仁宗 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赵祯
- 英宗 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赵曙
- 神宗 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赵顼
- 哲宗 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赵煦
- 徽宗 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赵佶
- 钦宗 恭文顺德仁孝皇帝赵桓
南宋
- 高宗 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赵构
- *简宗 靖文元懿殇孝皇帝赵旉
- 孝宗 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圣武明圣成孝皇帝赵昚
- 光宗 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赵惇
- 宁宗 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赵扩
- 理宗 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赵昀
- 度宗 端文明武景孝皇帝赵禥
- 恭宗 孝恭懿圣皇帝赵显
- 端宗 裕文昭武湣孝皇帝赵昰
- 怀宗 恭文宁武哀孝皇帝赵昺
(注:帝昺庙谥存疑)
西夏
- *太祖 神武皇帝李继迁
- *太宗 光圣皇帝李德明
- 景宗 武烈皇帝李元昊
- 毅宗 昭英皇帝李谅祚
- 惠宗 康靖皇帝李秉常
- 崇宗 圣文皇帝李乾顺
- 仁宗 圣德皇帝李仁孝
- 桓宗 昭简皇帝李纯佑
- 襄宗 敬穆皇帝李安全
- 神宗 英文皇帝李遵顼
- 献宗 李德旺
- 末帝 李睍
大理
- 太祖 神圣文武帝段思平
- 文经帝段思英
- 圣慈文武帝段思良
- 至道广慈帝段思聪
- 应道帝段素顺
- 昭明帝段素英
- 宣肃帝段素廉
- 秉义帝段素隆
- 圣德帝段素真
- 天明帝段素兴
- 兴宗 孝德帝段思廉
- 上德帝段廉义
- 广安帝杨义贞
- 上明帝段寿辉
- 保定帝段正明
- 大中帝高升泰
- 中宗文安帝段正淳
- 宪宗 宣仁帝段正严
- 景宗 正康帝段正兴
- 宣宗 功极帝段智兴
- 享天帝段智廉
- 神宗 天开帝段智祥
- 孝义帝段祥兴
- 天定贤王段兴智
金朝
- 太祖 应乾兴运昭德定功仁明庄孝大圣武元皇帝完颜旻(完颜阿骨打)
- 太宗 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完颜晟
- 熙宗 弘基缵武庄靖孝成帝完颜亶
- 废帝/海陵炀王完颜亮
- 世宗 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帝完颜雍
- 章宗 宪天光运仁文义武神圣仁孝帝完颜璟
- 卫绍王完颜允济
- 宣宗 继天兴统述道勤仁英武圣孝帝完颜珣
- 哀宗 敬天德运忠文靖武天圣烈孝庄皇帝完颜守绪
- 昭宗 定文匡武闵怀皇帝/末帝/后主完颜承麟
(注:完颜承麟庙谥存疑)
元朝
- 烈祖 神元皇帝孛儿只斤·也速该
- *太祖 法天启运圣武皇帝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
- *睿宗监国仁圣景襄皇帝孛儿只斤·拖雷
- *太宗 英文皇帝孛儿只斤·窝阔台
- *定宗 简平皇帝孛儿只斤·贵由
- *宪宗 桓肃皇帝孛儿只斤·蒙哥
- 世祖 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孛儿只斤·忽必烈
- 成宗 钦明广孝皇帝/完泽笃汗孛儿只斤·铁穆耳
- 武宗 仁惠宣孝皇帝孛儿只斤·海山
- 仁宗 圣文钦孝皇帝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
- 英宗 睿圣文孝皇帝孛儿只斤·硕德八剌
- 晋宗 致孝皇帝/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
- 兴宗 德孝皇帝/天顺帝孛儿只斤·阿速吉八
- 文宗 圣明元孝皇帝孛儿只斤·图帖睦尔
- 明宗 翼献景孝皇帝孛儿只斤·和世琜
- 宁宗 冲圣嗣孝皇帝孛儿只斤·懿璘质班
- 惠宗 宣仁普孝皇帝/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
- 昭宗 武承和孝皇帝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
(注:泰定帝、天顺帝庙谥存疑)
明朝
- 太祖 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朱元璋
- 惠宗 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恭闵惠皇帝朱允炆
- 成祖 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朱棣
- 仁宗 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朱高炽
- 宣宗 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朱瞻基
- 英宗 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朱祁镇
- 代宗 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朱祁钰
- 宪宗 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朱见深
- 孝宗 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朱祐樘
- 武宗 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朱厚照
- 世宗 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朱厚熜
- 穆宗 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朱载坖
- 神宗 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朱翊钧
- 光宗 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朱常洛
- 熹宗 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朱由校
- 思宗 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朱由检
南明
- 安宗 处天承道诚敬英哲缵文备武宣仁度孝简皇帝朱由崧
- 绍宗 配天至道弘毅肃穆思文烈武敏仁广孝襄皇帝朱聿键
- 文宗 贞天应道昭崇德毅宁文宏武达仁闵孝节皇帝朱聿鐭
- 昭宗 应天推道敏毅恭俭经文纬武礼仁克孝匡皇帝朱由榔
(注:永历帝庙谥存疑)
清朝
- *太祖 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 太宗 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
- 世祖 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爱新觉罗·福临
- 圣祖 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
- 世宗 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爱新觉罗·胤禛
- 高宗 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爱新觉罗·弘历
- 仁宗 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爱新觉罗·颙琰
- 宣宗 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爱新觉罗·旻宁
- 文宗 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爱新觉罗·奕詝
- 穆宗 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爱新觉罗·载淳
- 德宗 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爱新觉罗·载湉
- 废帝(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幼帝
12岁以下登基:
西汉
东汉
- 汉和帝刘肇(10岁登基,27岁逝)
- 汉殇帝刘隆(100日登基,1岁逝)
- 汉顺帝刘保(11岁登基,30岁逝)
- 汉冲帝刘炳(2岁登基,3岁逝)
- 汉质帝刘缵(8岁登基,9岁逝)
- 汉灵帝刘宏(12岁登基,34岁逝)
- 汉献帝刘协(9岁登基,54岁逝)
曹魏
- 魏少帝曹芳(8岁登基,45岁逝)
吴国
- 吴废帝孙亮(12岁登基,20岁逝)
东晋
- 晋成帝司马衍(8岁登基,25岁逝)
- 晋穆帝司马聃(2岁登基,21岁逝)
- 晋孝武帝司马曜(11岁登基,35岁逝)
南北朝
南朝
- 宋顺帝刘准(11岁登基,14岁逝)
北朝
北魏
- 魏孝文帝元宏(5岁登基,33岁逝)
- 魏孝明帝元翊(6岁登基,19岁逝)
- 魏幼主元钊(3岁登基,3岁逝)
东魏
- 魏孝静帝元善见(11岁登基,28岁逝)
北齐
- 北齐后主高纬(8岁登基,21岁逝)
- 北齐幼主高恒(8岁登基,8岁逝)
北周
- 北周静帝宇文阐(7岁登基,9岁逝)
隋朝
- 隋恭帝杨侑(12岁登基,14岁逝)
五代十国
后周
- 后周恭帝柴宗训(7岁登基,16岁逝)
北宋
- 宋哲宗赵煦(10岁登基,25岁逝)
南宋
- 宋恭帝赵隰(4岁登基,52岁逝)
- 宋端宗赵昰(7岁登基,10岁逝)
- 宋幼主赵昺(7岁登基,8岁逝)
辽朝
- 辽圣宗耶律隆绪(12岁登基,61岁逝)
西夏
- 西夏毅宗李谅祚(2岁登基,21岁逝)
- 西夏惠宗李秉常(8岁登基,27岁逝)
- 西夏崇宗李乾顺(4岁登基,58岁逝)
元朝
- 天顺帝孛儿只斤·阿速吉八(9岁登基,9岁逝)
- 元宁宗孛儿只斤·懿璘质班(7岁登基,7岁逝)
明朝
- 明英宗朱祁镇(9岁登基,39岁逝)
- 明神宗朱翊钧(10岁登基,57岁逝)
清朝
-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6岁登基,24岁逝)
-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8岁登基,69岁逝)
-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6岁登基,20岁逝)
-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4岁登基,38岁逝)
- 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3岁登基,61岁逝)
女皇
- 公元528年在位,谥号北魏殇帝(元姑娘、元氏) ,年号武泰,在位不到一年。
(注:公元528年,北魏孝明帝元诩被胡太后杀死,国不可一日无君,胡太后遂从后宫抱来一个女婴,假称是孝明帝之子,让女婴做皇帝,沿用其父年号“武泰”,不久胡太后为了避免被众人知晓此事,于是杀死该名女婴,另立元晖之子元钊为帝,是为北魏幼主。因此该名女婴在胡太后的操纵之下,匆匆登位又匆匆死去,故历史上连她的名字都没留下,一般可称“元姑娘”。)
- 公元653年在位,文佳皇帝(陈硕真)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十月率众起义,自称“文佳皇帝”。
- 公元690—705年,谥号则天大圣皇帝,又称武媚、武曌、武则天,武士彟次女,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年号: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神龙,在位15年。
- 公元1164—1178年西辽承天太后(耶律普速完),年号崇福,在位14年。
陵墓
中国帝王的坟墓开始称为“陵”,约从战国中期以后,首先出现于赵、楚、秦等国。《史记·赵世家》载:赵肃侯十五年经营寿陵。《秦始皇本纪》载:秦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寿陵。由此可见,这是君王墓称“陵”之始。因为当时封建王权不断增强,为表现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坟墓不仅占地广阔,封土之高如同山陵,因此帝王的坟墓就称为“陵”。